2016年新零售概念在业内引起了很多争论,新零售的崛起有一个重要的时代背景。移动互联网经历了5年的高速发展,流量红利期已经过去,移动电商和线下零售已形成竞争平衡期。


生鲜电商

某些电商品类,如3C、服装等,已经成为绝对优势区。而极其复杂、非标准化的一些品类,如生鲜电商,则在烧了大量资金后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,线下零售小业态正以雨后春笋般增长速度逆袭生鲜电商的运营效率。大家终于不再坚持唯电商论,不再简单地相信电商将完全统治零售。


3C电商

其实无论是B2C老电商,还是线下新业态连锁零售,都要看流量成本、转化率这两大核心要素。过去零售行业是典型的“人找物”,B2C电商实现了“货找人”。

随着线上流量成本越来越高,双向流量成为了可能,如何从线下获得流量,并引导至线上。消费者既可以去实体店体验,也可以通过APP、小程序等线上下单,线下配送到家。

当然,不是所有品类都可以简单实现“双向流量”。过去,传统零售始终无法做到将到店顾客数据化,形成有价值的持续沟通场景。新零售则实现了从客户、物流到支付等环节的全链条数字化,帮助品牌围绕产品策划和研发,实现柔性化产品设计和生产。这是一个全新的零售世界。


主题

购物中心、主题Mall固然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名片,但真正能产生消费的场所是家门口的社区型市场。

用最便利、最高效的方式消费,是决定一个市场人气、品质的很重要的因素。从成熟市场看,社区商业消费占据了整体商业结构的60%~70%。

现在传统商业竞争加剧,城市级商业风险增大。社区商业反潮流已经兴起,所有社区住户都跳不出“生活最后一公里”的怪圈,商家与顾客拥有无缝对接的近距离优势,会使社区商业更易衍生出一站式消费模式。中国基本已经形成了封闭小区式的居住格局,从而造就了非常独特的社区商业的基础环境。

社区商业的三大特征

传统意义上说,社区商业是以区域内及周边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零售商业形态,提供日常生活用品和服务为主。城市商业服务人口一般在5万人以下,辐射半径在2~3公里以内。这一属性决定了社区总规模应控制在2万~3万平方米,与其他商业项目对比,社区商业具有3大特征:

消费功能:便民消费,离消费者近是一个重要条件。消费对象:偏重家庭、学生、儿童,以中档的家庭消费为主。服务配置:突出消费的便捷性、注重家庭组合消费。


o2o

根据承载社区商业主体的集散程度及整体布局不同,社区商业的具体物业形式主要有社区底商、社区商业街、社区商业中心。社区底商的表现形式比较低端,属于标准配置,后两者比较高端,需要综合规划。